2023-07-10 瀏覽量:2877
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是重大的戰略決策,是實現全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是我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莊重承諾。
隨著國家雙碳工作的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已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將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同時,近些年隨著國際貿易中的碳關稅等碳壁壘政策和機制迅速發展,更需要采用系統的思維方式全面分析面臨的碳風險和機遇,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從行業和競爭的角度來看,由于“雙碳”將帶來能源體系的結構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重塑將給企業帶來三個方面的重要影響:
1)高耗能產業會受到社會減排要求的壓力,在中短期內面臨著優化產業布局的現實壓力;
2)低碳相關技術行業會更受投資青睞,反之,投資高碳帶來的風險將會越來越高;
3)碳管理能力和相應的公關水平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一、國內企業碳管理的問題
實際上,當前我國許多企業在碳管理方面認識尚有不足,尤其是缺少有效的碳管理工具,以及先進的管理思路、成形的管理體系和可借鑒的經驗。
因此,許多企業碳管理尚沒有啟動,或仍停留在初期階段。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缺少專門的碳管理部門,由此產生碳管理事務歸口不清、流程不暢等問題。
2)專業人員缺失,填報結果可信度存疑。欠缺專業性,數據質量就無法保障。
3)企業碳管理標準不健全和計量不準,導致檢測結果收集困難,影響碳核算。
4)企業碳核算的邊界不明確,未建立完善的碳管理體系,也就談不上碳認證。
其實,很多企業一直在質量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并積累了豐富經驗。新發展階段,企業高質量發展不能不考慮,也避不開碳管理。
事實上,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攜手構建屬于企業自己的碳管理體系,通過“一步碳達峰”式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從能源應用的實際角度出發,使碳管理為企業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企業應該如何進行碳管理?
“雙碳”是未來企業追求的目標和要求,需要轉變一些企業認為只是零零碎碎地針對幾個產品的碳足跡追蹤的膚淺認識,要把碳足跡追蹤滲透到企業產品生產和采供的全過程,管控各環節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真正把“雙碳”落到實處。
碳管理SMART框架可作為企業碳管理工作開展的核心。S是Strategy戰略規劃,M是Management管理機制,A是Action行動方案,R是Regulation即相關的規則制度,T是Tools支撐工具。
企業需要從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一步步落實到具體的行動,針對碳排放數據、碳資產、碳減排等制定相對應的管理制度,通過有效的工具和平臺開展碳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能,并基于SMART的工作成果進行品牌建設。
同時,企業可以通過碳信息披露機制,引導公眾從低碳消費的視角共同參與企業的碳管理,關注從消費端促進碳減排,提升企業聲譽和競爭力。
三、“雙碳”標準有依循
在《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已經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完善標準計量體系”的要求。
可以看出,各行業、各企業在“雙碳”進程中都不能置身度外,不僅要在減排降碳科技上下功夫,碳管理上的功課也不能忽視。
標準、計量、質量、認證等都和“雙碳”目標有關聯。把企業質量管理與“雙碳”掛鉤,推廣“碳知識普及、碳核查、產品碳足跡追蹤、碳管理體系認證”這一企業“雙碳四步管理模式”,將有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企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部門陸續了出臺政策要求,引導標準制定的工作方向。《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2022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碳管理體系要求》等文件的相繼發布,為各類組織開展碳管理活動、提升碳管理績效提出了規范性要求。
在此基礎上,國家“雙碳”計量產業中心、國家“雙碳”產品質檢中心已經開展了總體謀劃工作。
未來,企業要學習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的貫標,在完善“雙碳”管理體系標準基礎上,積極開展“雙碳”體系認證,并且將“雙碳”作為多項工作的前置項,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雙碳”管理水平。
金武士ups電源廠家作為一家從事ups電源及關聯設備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起到協助使用單位降低碳排放量,且公司自身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充分使用高科技設備盡可能降低碳排放,公司一直貫徹“雙碳目標”戰略決策,努力為國家早日實現雙碳目標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