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瀏覽量:2926
電池為儲能系統第一大成本。儲能系統成本主要由五部分構成:電池模塊、BMS系統、集裝箱(含PCS等)、土建及安裝費用、其他設計調試費。
??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儲能將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需求空間廣闊。國內市場準入規定,風電、光電強制配儲政策推動儲能需求指數增長。在市場需求爆發以及政策鼓勵的雙重推動下,成熟的鋰電儲能、抽水蓄能呈現爆發性增長,其他新型儲能技術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儲能電池的成本構成
??鋰離子儲能產業鏈由設備商、集成商和終端用戶組成。其中設備包括電池、EMS(能量管理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PCS(變流器);集成商包括儲能系統集成和EPC;終端用戶則由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以及通信/數據中心組成。
??儲能電池是電化學儲能系統核心部分。目前市場上的主流電池根據技術路線不同,大致可分為鋰離子電池、鉛碳電池、液流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不同技術路線的電池響應速度、放電效率都不盡相同,也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和優缺點。
不同技術路線電池對比
??電池組成本是電化學儲能系統的主要成本,是未來產業鏈技術更新和降成本的主要環節。一套完整的電化學儲能系統中,電池組成本占比約高達66%,其次為儲能逆變器約10.5%,電池管理系統和能量管理系統分別占比約為9.5%和2%。
??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正極材料為主要成本。根據相關企業鋰電數據,鋰離子電池材料成本占比中,正極材料最大約為40%,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分別占比約為19%、11%和8%。
??當前,儲能電芯成本呈下降趨勢。2022年末以來碳酸鋰價格大幅下滑,帶動電化學儲能成本降低。當前國內儲能用鋰電池較多采取磷酸鐵鋰電池,贏下其價格因素的材料有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集流體、結構件及其他項目的單位價格。
??據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在鋰價逐漸回升后,儲能電芯市場需求逐步釋放,綜合之前6月儲能電芯均價月漲3%,達人民幣0.67元/Wh。預計今年下半年儲能市場需求將持續回穩,企業訂單將高于預期,但市場競爭將逐步加劇,市場訂單或將出現分化,后續供貨商布局全球市場的能力是發展關鍵。
儲能電池,比動力電池競爭更激烈
??過去一段時間,儲能市場是動力電池過剩產能的一個重要去處。
??儲能業務也一度為電池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但如今儲能電池市場已迅速從產能緊缺切換到了產能過剩,且競爭比動力電池更加激烈。
??有的機構將儲能電池企業分成四大類:
一類是上述的動力電池企業殺入“儲能電池賽道”。兩者在制造工藝上有著相似之處;
第二類是光伏玩家跨界入局造儲能電池。
第三類是新崛起的儲能電池“新勢力”企業,其中不少都是有實力的產業集團從其他能源賽道跨界而來;
??第四類則是一些儲能電池領域的“老兵”,它們較早入局儲能領域,并逐漸將儲能電池上升為主營業務。
??儲能電池采用磷酸鐵鋰路線,相比動力電池的技術門檻更低。因此一些沒有經驗的新玩家可以更容易地切入這一賽道。
??四面八方的新玩家不斷涌入,老玩家們的產能還在不斷擴張。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市場洗牌的風險也在醞釀。
??盡管儲能行業目前正面臨著虧本甩賣的激烈競爭,然而,作為一個潛在的萬億級市場,儲能市場仍在以迅猛的勢頭不斷擴張,與傳統產業和陷入產能過剩的夕陽產業形成本質上的明顯差異。展望中長期,隨著國內新能源政策的持續推進和中國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儲能市場仍將迎來新的高峰。國內不少產業鏈中的新型企業亦試水集成儲能行業,例如金武士ups電源廠家,作為老牌的ups電源及關聯產品制造企業,成熟的逆變器技術、變流器技術和龐大成熟的客戶網絡是金武士ups電源廠家能快速進入儲能行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然而當下階段性過剩的產能和內卷的局面,會進一步拉高下游客戶對儲能電池的品質的要求,技術實力弱,未經市場充分驗證的新入場廠家在這種環境下明顯處于劣勢。
??因此對于已經在場上或者即將入場的企業而言,如何建立技術壁壘,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許將成為未來決定誰能笑到最后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