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瀏覽量:2511
聯合國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報告中預測,未來三年,來自數據中心、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的全球電力需求可能會增加一倍以上,相當于一個國家的全部電力需求。
全球有800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約33%在美國,16%在歐洲,近10%在中國,還有更多的計劃。在數據中心發展迅速的愛爾蘭,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26年,該行業將消耗該國總電力的32%,而2022年這一比例為17%。愛爾蘭目前有82個中心;其中14個正在建設中,另有40個已獲批準。
報告發現,到2026年,全球總體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3.4%。然而,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以及空前高水平的核能,將遠遠超過這一增長。
低排放量有望實現
報告發現,到2026年,中國將占全球發電量的近一半,高于2023年的不到40%。其中包括歐洲的900萬輛電池電動汽車和1100萬臺熱泵。
國際能源署官員表示:“目前,電力行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世界經濟中任何其他行業都要多,因此,令人鼓舞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和核電的穩步擴張共同符合未來三年全球電力需求的所有增長。”
國際能源署表示,到2026年,全球發電排放強度(即每單位能源產生的二氧化碳量)預計將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下降。對于歐洲來說,更強烈的脫碳努力意味著預計每年下降13%。
未來成倍增加的電力增量需求,對風能、太陽能這類綠色、環保、可持續再生的能源發電行業會產生蝴蝶效應,亦會同步高速發展,這勢必帶動工商業儲能行業的高速發展,工商業儲能的高速發展自然帶動儲能工業設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會直接帶動ups電源設備、逆變器、變流器、儲能電池等設備制造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量。未來5至10年內工商業儲能及配套設備的制造業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