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瀏覽量:2738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新型儲能的功能定位等提出具體要求,持續強化新型儲能并網運行管理,完善了新型儲能的調度運行、市場運用模式。
前有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發出的“發展新型儲能”號召,后有《通知》追隨印發,敏感人士旋即嗅到新的“風向”:飄于風口的新型儲能可能要開拓出另一條更為寬廣的賽道。
近年來,新型儲能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給人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分析得出,這種種皆得益于補貼政策的循循善誘和“強配”政策的鐵腕直推。
然而,無論是哪種政策,本質上都是一劑猛藥,副作用十分明顯。補貼一旦“退位”,會引起整個行業潰退;“強配”實則是“拉郎配”,效果與作用無異于拔苗助長,好心辦錯事,出力不討好。
近幾年來,風口之中的新型儲能高歌猛進,然而,大風過后留下一地雞毛。行業內洗牌已經開始,癡迷于走技術路線的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以求殺出一條血路。而更多主體則是在風中觀望,等待時機。實際上,技術流派所走的道路山高路遠、路阻且長。只有在實踐中迭代升級,才能走出一條新型儲能中國式發展道路。
有跡象表明,新型儲能的未來就是“市場”!
就像成長中的孩子,家長總是擔心他們會犯錯、會跌倒,因而遲遲不肯放手,結果適得其反。對于風光發電、新型儲能等新興業態,相關決策者同心同理,憐之愛之,出錢出力出政策,扶持其成長。
誠然,在新型儲能發展之初,用政策之手扶上馬、送一程十分必要,但是,隨著新型儲能不斷發展壯大,就應該讓其經歷風雨,獨立成長。否則,就會尾大不掉。
辯證來看,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是新興業態健康發展之“道”,以技術實現突破進階的想法終究難脫傳統束縛。而且,制度設計按部就班,即刻可為;技術突破前途未卜,充滿變數。
管中規豹。從新型儲能發展觀察電力市場化改革就會發現,“電改”還有很多真空地帶。空間廣闊,大有作為,因此,必須不遺余力全面深入地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用市場機制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推動以光伏、風電為主的新興業態發展。
好在市場發展已經讓人們洞察到決策者推動新型儲能市場化的決心,且讓我們靜待新型儲能發展的美好未來。而作為新型儲能行業新手之一的金武士ups電源廠家,在推動并挖掘新型儲能產業的邊際市場尤其是配套產品(例如:ups電源、逆變器等)方面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