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瀏覽量:1917
掌握了工商業儲能的運營權,就意味著擁有了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業內普遍認為,工商業儲能的“未來”在于虛擬電廠,參與到資產運營環節才能真正“賺到錢”。
為了占據未來長期、穩定、高收益的環節,現階段,無論是工商業儲能集成設備商、EMS企業、投資商、開發商以及第三方專業運營商,各方都在“爭奪”工商業儲能項目的運營權。
華葆電源技術部門觀察到,目前國內已經有一大批工商業儲能集成設備商也向下延伸至運營領域,形成設備+運營模式,BMS企業、EMS企業也逐漸從部件供應商向資產運營服務商轉型。
許多投資商雖然沒有自研自產設備,但開拓出了投資+運營的模式;還有部分企業是充放電站+光伏儲能形成光儲充一體化運營,以及工商業光伏儲能開發+運營模式、售電+光伏儲能運營模式等等。
此外,還有部分企業瞄準新能源資產運營的市場痛點和前景,以第三方新能源資產管理服務商的身份入局。
工商業儲能電站是虛擬電廠中重要的可調節資源。雖然虛擬電廠概念火熱,但目前國內虛擬電廠仍處于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未來如何通過虛擬電廠實現可觀收益,大多數企業并沒有細致、可行的方案。
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業內普遍的做法是先“跑馬圈地”,盡量掌握更多的分布式可調節資源,也有助于拉高企業估值。
不過,目前國內大部分工商業儲能資產的收益率并不高,誰來運營才能實現更高的整體收益率?究竟是各方都對自身的運營能力“信心滿滿”,還是不愿將這塊“未來的蛋糕”拱手相讓?
儲能是靠電價的波動賺錢,靠波動賺錢本質上就是量化交易。無論誰來運營,核心都在于AI和數字化。
EMC模式下設備商主導運營
隨著工商業儲能設備價格一降再降,工商業儲能設備的利潤率已被壓縮到極低,如果沒有大規模出貨量支撐,更加難以生存。為了促進設備銷售、增厚利潤,設備商往往會更加積極延伸到前期的開發項目和后期的運營環節。
工商業儲能主流的商業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由能源服務提供商(第三方能源投資商、儲能設備供應商等)投資購買儲能系統,并以能源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雙方按約定比例分享儲能帶來的收益。
在EMC模式下,主要由設備廠商或投資運營商來負責運營該項目的運營。
目前,大多數工商業儲能設備企業推出了自己的運營平臺。華葆電源認為,工商業儲能設備商負責運營的優勢主要在于更了解設備本身,能夠更快速處理設備故障、升級改造等問題,也降低了通信協議、數據傳輸的壁壘。
運營工商業儲能未來能夠產生的更大價值在于負荷資產的聚合。不過,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工商業儲能企業要成為虛擬電廠聚合商并非易事。
一方面,設備商要獲得其他友商的項目運營權會異常困難,必須以自身龐大的出貨量或持有的資產規模為支撐;
另一方面,新能源資產運營服務與儲能設備銷售的技術和商業邏輯也有所差別,運營更多需要AI、大數據等軟件層面的技術積累,而諸多工商業儲能設備商都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的情況。
除了設備商,能源投資商也是工商業儲能運營的一大主力。許多能源投資商以工商業儲能項目開發投資+運營業務為核心,由于技術和商業邏輯的差異,能源投資商多數選擇另設團隊或子公司來負責項目運營。
能源投資商負責運營的優勢主要在于了解不同的設備和產品,項目的盈利可能不僅來自工商業儲能,還包括光伏、充電樁、智慧樓宇等形成源網荷儲一體化運營。由于運營效果直接影響自身收益水平,投資商對軟件技術的投入不會“吝嗇”。
不過,能源投資商如果沒有較強的技術支撐,運營能力的不足將導致投資收益率大跌。同樣,能源投資商想要拿到非自身投資的項目運營權也極其困難。
第三方運營商“黑馬”顯現
近年來,儲能行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專業運營商。AI新能源資產管理服務分為兩種模式:一是托管模式,確保儲能場站充分運行,保證放電量,進而保證收益;
二是租賃模式,在服務期內,客戶把將儲能電站租賃給某運營商,通過商定固定租金及預付的方式,對客戶的投資收益率作出有效保障。
華葆電源負責ups電源等設備研發的工程師分析,工商業儲能項目可能因負荷曲線不匹配、設備穩定性不足等因素導致收益率不達預期。
在托管模式或者租賃模式下,只要與客戶簽署了協議,即使發生負荷不達標、設備頻繁故障停運等任何問題,依舊能夠給客戶兜底收益。
華葆電源認為,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夠一定程度上打破業主和投資方對“收益率”的擔憂,不過,保障收益率的基線能否讓業主和投資方滿意,也是這個商業模式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從各方對運營權的爭奪情況來看,未來持有負荷基本盤的、業務更具綜合性的企業有較大希望成為頭部虛擬電廠聚合商。
現階段,第三方專業運營商仍處于起步階段,單純依靠工商業儲能運營能夠獲得的收入較小。
因此,目前許多規模較大的運營企業,其運營的大多數是自持或股東持有的資產,甚至也是儲能系統集成商,只有小部分運營的是其他第三方的資產。
“儲能是靠電價的波動賺錢,靠波動賺錢本質上就是量化交易。無論誰來運營,核心都在于AI和數字化。”華葆電源負責ups電源設備研發的工程師如是說。
掌握了工商業儲能的運營權,就意味著擁有了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業內普遍認為,工商業儲能的“未來”在于虛擬電廠,參與到資產運營環節才能真正“賺到錢”。
為了占據未來長期、穩定、高收益的環節,現階段,無論是工商業儲能集成設備商、EMS企業、投資商、開發商以及第三方專業運營商,各方都在“爭奪”工商業儲能項目的運營權。
華葆電源技術部門觀察到,目前國內已經有一大批工商業儲能集成設備商也向下延伸至運營領域,形成設備+運營模式,BMS企業、EMS企業也逐漸從部件供應商向資產運營服務商轉型。
許多投資商雖然沒有自研自產設備,但開拓出了投資+運營的模式;還有部分企業是充放電站+光伏儲能形成光儲充一體化運營,以及工商業光伏儲能開發+運營模式、售電+光伏儲能運營模式等等。
此外,還有部分企業瞄準新能源資產運營的市場痛點和前景,以第三方新能源資產管理服務商的身份入局。
工商業儲能電站是虛擬電廠中重要的可調節資源。雖然虛擬電廠概念火熱,但目前國內虛擬電廠仍處于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未來如何通過虛擬電廠實現可觀收益,大多數企業并沒有細致、可行的方案。
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業內普遍的做法是先“跑馬圈地”,盡量掌握更多的分布式可調節資源,也有助于拉高企業估值。
不過,目前國內大部分工商業儲能資產的收益率并不高,誰來運營才能實現更高的整體收益率?究竟是各方都對自身的運營能力“信心滿滿”,還是不愿將這塊“未來的蛋糕”拱手相讓?
儲能是靠電價的波動賺錢,靠波動賺錢本質上就是量化交易。無論誰來運營,核心都在于AI和數字化。
EMC模式下設備商主導運營
隨著工商業儲能設備價格一降再降,工商業儲能設備的利潤率已被壓縮到極低,如果沒有大規模出貨量支撐,更加難以生存。為了促進設備銷售、增厚利潤,設備商往往會更加積極延伸到前期的開發項目和后期的運營環節。
工商業儲能主流的商業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由能源服務提供商(第三方能源投資商、儲能設備供應商等)投資購買儲能系統,并以能源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雙方按約定比例分享儲能帶來的收益。
在EMC模式下,主要由設備廠商或投資運營商來負責運營該項目的運營。
目前,大多數工商業儲能設備企業推出了自己的運營平臺。華葆電源認為,工商業儲能設備商負責運營的優勢主要在于更了解設備本身,能夠更快速處理設備故障、升級改造等問題,也降低了通信協議、數據傳輸的壁壘。
運營工商業儲能未來能夠產生的更大價值在于負荷資產的聚合。不過,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工商業儲能企業要成為虛擬電廠聚合商并非易事。
一方面,設備商要獲得其他友商的項目運營權會異常困難,必須以自身龐大的出貨量或持有的資產規模為支撐;
另一方面,新能源資產運營服務與儲能設備銷售的技術和商業邏輯也有所差別,運營更多需要AI、大數據等軟件層面的技術積累,而諸多工商業儲能設備商都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的情況。
除了設備商,能源投資商也是工商業儲能運營的一大主力。許多能源投資商以工商業儲能項目開發投資+運營業務為核心,由于技術和商業邏輯的差異,能源投資商多數選擇另設團隊或子公司來負責項目運營。
能源投資商負責運營的優勢主要在于了解不同的設備和產品,項目的盈利可能不僅來自工商業儲能,還包括光伏、充電樁、智慧樓宇等形成源網荷儲一體化運營。由于運營效果直接影響自身收益水平,投資商對軟件技術的投入不會“吝嗇”。
不過,能源投資商如果沒有較強的技術支撐,運營能力的不足將導致投資收益率大跌。同樣,能源投資商想要拿到非自身投資的項目運營權也極其困難。
第三方運營商“黑馬”顯現
近年來,儲能行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專業運營商。AI新能源資產管理服務分為兩種模式:一是托管模式,確保儲能場站充分運行,保證放電量,進而保證收益;
二是租賃模式,在服務期內,客戶把將儲能電站租賃給某運營商,通過商定固定租金及預付的方式,對客戶的投資收益率作出有效保障。
華葆電源負責ups電源等設備研發的工程師分析,工商業儲能項目可能因負荷曲線不匹配、設備穩定性不足等因素導致收益率不達預期。
在托管模式或者租賃模式下,只要與客戶簽署了協議,即使發生負荷不達標、設備頻繁故障停運等任何問題,依舊能夠給客戶兜底收益。
華葆電源認為,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能夠一定程度上打破業主和投資方對“收益率”的擔憂,不過,保障收益率的基線能否讓業主和投資方滿意,也是這個商業模式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從各方對運營權的爭奪情況來看,未來持有負荷基本盤的、業務更具綜合性的企業有較大希望成為頭部虛擬電廠聚合商。
現階段,第三方專業運營商仍處于起步階段,單純依靠工商業儲能運營能夠獲得的收入較小。
因此,目前許多規模較大的運營企業,其運營的大多數是自持或股東持有的資產,甚至也是儲能系統集成商,只有小部分運營的是其他第三方的資產。
“儲能是靠電價的波動賺錢,靠波動賺錢本質上就是量化交易。無論誰來運營,核心都在于AI和數字化。”華葆電源負責ups電源設備研發的工程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