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瀏覽量:3022
儲能作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源領域的熱門賽道,吸引了眾多掌握技術、資金與業務優勢的央企布局。
央企一方面從自身優勢出發,開展相關技術攻關,培育儲能、氫能業務,另一方面也從自身新能源業務對儲能的需求出發,和寧德時代、海博思創、中科海鈉等代表性儲能設備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立全資子公司或合資公司,以此布局儲能業務。
多家央企已經在積極探索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鈉離子電池、氫能等多種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結果。
在鋰電池儲能領域,南網儲能、南網科技、許繼電氣、平高電氣、國電南瑞等央企分別在PCS/BMS/EMS、儲能預制艙、儲能系統集成、并網檢測、EPC等環節有各自的技術經驗和項目成果,儲能有望成為重要的業績增長曲線。
圍繞儲能業務,多家央企正在積極建設或已投產儲能電芯、PACK、系統集成等環節生產線,業務向產業鏈上下游延申,構建一個涉及儲能電池PACK和系統集成、項目開發和EPC建設的全方位發展布局。
其中,南網科技僅用時6個月新建了1GWh先進儲能PACK自動化生產線,中國能建旗下的中能裝備葛洲壩裝備公司張掖市甘州區2000MWh電化學儲能生產項目已在今年1月正式投產。
1月29日,中國電力儲能集成設備產線項目簽約入駐湖南省懷化市,投產后可實現年產能6GWh,項目分三期實施,一期建設儲能集成設備生產線,二期建設4條PACK生產線、電芯生產線,三期建設鋰電池、儲能系統、逆變器,制氫技術、儲能充電站等新能源上下游配套產業鏈。
基于新型電力系統對長時儲能的呼喚,液流電池和壓縮空氣儲能這種相對成熟的長時儲能技術也備受央企青睞。
在液流電池儲能領域,國家電網、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均涉足過全釩液流電池項目。智光電氣2016年研制了大功率釩電池儲能PCS,國網英大通過旗下公司置信電氣已拓展湖北、江蘇釩電池示范項目,中核匯能發布了1GWh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采購招標。
2月28日,電投能源全球首套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完成建設,這標志著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也邁入兆瓦級應用時代。
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中國能建、中國電力、中國華能、中國電建等已有所布局。中國能建稱,計劃首批在全國范圍內布局100座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中國能建簽約、中標湖南長沙望城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項目、甘肅丹東樂北灘集中式儲能一期系統工程兩個儲能項目,總規模達到450MW/1500MWh。
在鈉電池儲能領域,2022年10月,中國能建安徽院中標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風光儲基地項目儲能系統EPC總承包工程,項目中包括國內最大的30MW/60MWh鈉離子儲能電池項目。此項目使用的鈉電池,預計將由中科海鈉聯手三峽能源、三峽資本在阜陽市建設的鈉電池量產線生產,該項目一期1GWh級鈉電池產線已投產。
儲能作為新興產業,當前依然面臨多重發展難題,各項政策及標準仍不完備,因此央企也在積極牽頭儲能領域各項政策與標準的制定。其中,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牽頭編制的國家標準《GB/T 42313-2023 電力儲能系統術語》正式發布,為國內電力儲能領域的標準編制和技術發展提供了規范性指導,浙能電力牽頭起草的《浙江電化學儲能電站建設管理規范》標準也于近日正式發布。
央企作為儲能產業的“重量級”參與者、建設者和創新者,其對儲能領域的戰略性、前瞻性布局,不僅本身將深刻影響產業格局,同時也會成為行業的“風向標”,帶領中國儲能產業走向更加廣闊的未來。金武士ups電源廠家作為廣東民營科技的代表,本著利國利民可持續綠色發展的國家零碳目標,已經著力投入人力、物力并整合資源進入儲能暨ups電源系統等領域的超前研發,爭取推動新型儲能早日實現廣泛應用。